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61章 牵制体系(2/2)

当然这也不代表着杨雄在蜀地如此的没有权威,毕竟他手中有着两万精锐,其次一些世家门阀是听从他的命令的,在很多时候,他杨雄的命令,还是很管用的。

就比如之前的开仓放粮,虽然很多世家不是很愿意,但是杨雄的命令传达之下,再加上成前这种本地政治团体的响应,命令还是得以传遍整个益州的。

但是出征这种事情,并非是他杨雄一个人说的算了,毕竟这个时候你不光要拿出来自己的精锐,你还要各个地方出动自己的兵马,还有门阀们的私兵,如此之下,你当然要开会议了。

但是这个时候,作为益州刺史的成前,并不想出兵了。

成前毕竟是益州地区的一把手,又属于本土政治势力,其家族虽然不是益州的顶级门阀,甚至说是寒门也不为过,但是在他为益州刺史的这些年,他的家族在益州这个地方,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了。

再加上益州刺史的身份,基本上可以与益州的顶级世家相媲美了。

之前开仓放粮的事情,成前可以说得罪了几乎整个益州的世家门阀,但是对此大家虽有意见但是也不敢说什么。

毕竟成前是益州刺史,其次杨雄也点头了……

其实在帝国的政治体系中,刺史和驻地藩王,又是一种相互牵制的状态。

毕竟历史的教训一直在上演,如果藩王做大了,那么是可能会反朝廷的,因为藩王是宗室,当地又有力量,所以为了牵制藩王的力量,在帝国的政治体系中,是由刺史来牵制藩王。

但是因为藩王是宗室,在各个地方,基本上是藩王压着刺史的,除非藩王造反了,刺史这个时候才能与藩王进行全面抗衡。

当然也有特殊地方,如曾经的杨越,不光是藩王,还都督三州军事,在这种情况下,刺史是听命于他的,更别说其抗衡了,杨瑜也是如此,因为坐镇关中,手中精兵数十万,如此之下,周边的刺史也都是他提携的,如此之下,这种藩王是不存在相互牵制的。

但是在帝国体系的建立之下,历任皇帝是想通过刺史来牵制藩王的,而益州这种,就是刺史牵制藩王的代表地方。

为什么如此说呢,因为当地的藩王势力不庞大,没有达到都督几州军事,手握数十万大军,手底下的兵力不多……

在这种情况下,刺史作为一州行政长官,在‘行政’上,是和藩王处于一种对等的状态下。

当然大多数时候,刺史是要听从藩王的命令,毕竟人家是皇室宗亲……但是在特殊的关键时候,因为行政权力的对等化,在关键的时刻是可以牵制到藩王的。

在建立这种行政体系下,在伴随着藩王牵制刺史的体系,相对于刺史牵制藩王,藩王牵制刺史更为简单化,因为是皇室宗亲,地位上高一等刺史,所以在行政权力上,总是高刺史一等。

虽然行政权力是平等化,但是因为身份的原因,在普通时刻,藩王高一等刺史,若是刺史要搞事,藩王还有私人军队,至少几万人,如此之下是很容易牵制刺史的。

@笔下文学 . www.erdaojie.com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