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楔子(1/1)

吴冬看出他姐最近不大对劲。

他在吴家村长到十五岁,每每上学都要坐大巴到镇子上去,单程就要花上一个半钟头,费劲的很。终于等到娘看出他不是读书料子的那天,他却没能如愿留在村子里晃悠,反而被送到了更远的录州学做面点。

录州到底哪里好,他也说不出,反正是玩闹的心思都收起了,只想着有天能留下。人人说录州繁华,在他眼里像是另一番世界。吴冬肯吃苦,学到了师傅的真传,做出来的包子人人叫好。家里为他筹划着,再加上他做学徒时攒的些钱,便够他在录州的柳条巷开了家包子铺。

柳条巷虽在市区,却是条狭长又朴实的小道,吴冬中意它人来人往,房租低。凌晨四点开始忙活,等到了煎包边儿上的油滋滋地响起,嫩韭菜小豆腐和酱牛肉的香气就诱着上班族排起长长的队来。

店里生意越来越好,只有同村的小伙子徐方平一个人在店里当服务员,人手不够用的。正巧吴冬他姐吴秋叶在纺织厂干不下去,索性过来投奔他。秋叶修眉大眼,手脚麻利,成了店里一块活招牌。

吴冬觉得这样的日子好,有盼头。

但近来事情好像变了些。首先是秋叶讲话的嗓门莫名小了,笑起来也不再露着牙根。她一口齐整白牙,咧着嘴笑大了也不难看,现在居然只隐约露个笑意就完了,倒是若有所思的时候多。

吴冬心里藏不住事,但秋叶怎么说都是姑娘家,还是他亲姐姐,大早上和着面寻思了半晌,他打定主意先去徐方平那里探探口气。

徐方平听他问完,似笑非笑地撇撇嘴:“老吴,一会儿约莫着到了九点半,你过来门口这边看看,一准明白。”

吴冬一向是在后厨呆着,左等右等到了时间,他悄悄挪到了店门口,看到徐方平对他努努嘴,示意他往外面路上看。一个白衣黑裤的小伙子,背着个绿色的书包进了店里。秋叶笑意盈盈地帮对方打包早点,眼神像是黏在了人家身上。

假如吴冬没听见人家小伙子临走前说客客气气的那声“谢谢”,八成要误会这是过来提亲呢,要不他姐能笑成这个样子!蜜都要从眼尾流出来。

吴冬回到后厨,给新一笼包子浇完油才回过神来。他莫名其妙想起以前还在学校的时候,老师让背的古诗他从没能背下来过,更别说那些硌嘴的文言文。说也奇怪,对上刚刚那位客人水汪汪一双眼,什么落霞秋水共长天的,以前那些影影绰绰、怎么看也看不分明的景,突然就浮现在眼前了。

一个大小伙子长着那样一双眼,也就难怪徐方平要在那里阴阳怪气地念叨“自古嫦娥爱少年”,别说月亮上的仙女,哪怕是王母娘娘,说不好也能让他给勾下来。

他没得偏袒自己姐姐,秋叶是好看,从小长起来,没少被村子里的老人夸了“模样方整”。他见了那么多城里打扮入时的女孩子,还是觉得姐姐最耐看。然而今日和那客人立在一处,秋叶被衬得像是块没打磨的石料,放在和氏璧边上现眼。

吴冬在厨房对着包子犯愁,秋叶对他的百般思绪却是一无所知,只在晚上的时候提醒了句“今天客人说包子皮儿太硬了”,又起身把店里桌椅仔仔细细地抹了一遍。

吴冬愣了会子,开不了口去劝,手巾搭到膀子上睡去了。白日里徐方平刹那间变得血红的一双眼睛、灯下秋叶惨白的一张面皮,他一概没有看到。

@笔下文学 . www.erdaojie.com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